首页 / 新闻 / 创新赋能!斯里兰卡科伦坡东码头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

创新赋能!斯里兰卡科伦坡东码头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

通讯员:鲁大维、赵映泽

沿着斯里兰卡漫长的海岸线远远望去,岸边长满棕榈树的金色沙滩与藏蓝色的印度洋遥相呼应,满载货物的货轮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来往穿梭,而在不远处的斯里兰卡科伦坡东码头项目现场则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上百名建设者正抢抓施工窗口期,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

由中国港湾承建,中交四航局负责施工的斯里兰卡科伦坡东码头项目斯里兰卡自主投资的首个深水港码头,项目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内,毗邻科伦坡港口城项目。项目规划建设约720米码头岸线,60万平堆场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四航局主要施工内容为码头、护岸、堆场回填、地基处理、道路、消防、给排水通信及泵房附属设施等。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高科伦坡港总吞吐量,增强科伦坡港航运综合服务功能,助力科伦坡港成为国际化一流转运枢纽,物流集散枢纽。

据了解,科伦坡港东码头项目码头为混凝土方块结构,其中水下基槽开挖与基床碎石夯实整平作为重力式码头施工的两道主要工序,其施工质量决定着重力式方块码头的整体稳定性。

中交四航局斯里兰卡科伦坡东码头项目总工兼副经理江文豪向记者介绍,传统重力式码头基槽开挖和基槽整平作业需要挖泥船进行挖泥、凿岩等工序,待基床整平后,水上施工船舶完成抛填碎石作业后,利用抓斗改装打夯船进行打夯,潜水员再下潜安装轨道对已完成抛石作业面进行初平和精平。然而抛石基床受潮汐变化带动海床淤泥运动,进而导致基床快速回淤,影响施工质量及进度,作业窗口期短,外部因素对于施工效率的影响很大。

为此,具有多年水工施工经验的四航局建设团队第一时间围绕卡脖子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在第一代的“水下基床夯实全自动船载台车”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改进,自主研制出“船载凿夯一体机”,对提升水下施工作业效率,提升项目实施智能化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设备在国内研制问世后,便飘洋过海来到印度洋畔。经过技术人员一个月紧张的安装和试运行,通过现场实地对凿岩功能进行测试,设备可实现自动行走,自动凿岩,自动变幅等功能,水下成像显示实现了预期碎岩目标,水下块石基床夯实施工中工效达到了55㎡/h,对比传统水上船舶夯实施工功效提升了十倍以上。

据了解,同原设备相比,“船载凿夯一体机”实现了“四大突破”:一是台车的挂载能力由第一代的8吨提升到35吨,使其夯实基床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使其具备了挂载凿岩锤的基础能力;二是增加了凿岩功能,更换重锤后,在控制软件上可实现“水下凿岩”与“基床夯实”的功能与工作模式切换,实现“一机两用”;三是采用了创新的齿轮排销行走轨道,行走方式从第一代的液压顶推的滑动摩擦改进为变频电机驱动的滚动行走;四是安装了施工导航定位软件,可将CAD版的施工图导入软件,操作人员可通过电脑上的海图实现精准凿岩或夯实作业,并在图上实时显示记录完成的作业面,进一步提升了项目实施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

“凿夯一体机的成功运用还创造了‘三项价值’:一是替代起重船或起重机,使用自有驳船作为工作母船,节省了大型起重机或起重船的费用;二是减少移船次数,提升施工效率,通过臂架的变幅机构,一个船位能实现三排强夯或凿岩作业;三是设备在加装施工导航定位软件后,实现智能化施工,精准实现‘指哪打哪’,设备按照夯点图凿岩布点施工,每次夯击的力度、频率保持一致,最大程度保证基槽强度等多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项目经理鲍合辉介绍道。

如今,得益于凿夯一体机迅速投入使用,斯里兰卡科伦坡东码头项目如火如荼,已完成20000㎡的基床夯实作业,实现了预期“高效率、智能化、多用途”的建设目标,为助力科伦坡港提升集装箱吞吐能力,进一步强化其南亚中转枢纽港核心地位,实现斯里兰卡在债务危机后的经济复苏注入新的动能。“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将坚持创新赋能,为推进项目高质量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鲍合辉说道。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